十因

十因
唯識宗所立之十因: 一、 隨說因, 語言(能說)乃表明事物(所說)之因, 故語言即為隨說因。 二、 觀待因, 觀待, 意指相對性、 條件性。 相對於某物而言, 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條件, 此條件即為觀待因, 如饑餓為飲食之觀待因, 手為執物之觀待因, 足為往來之觀待因。 三、 牽引因, 種子為能於遙遠之未來, 引生自果之因, 故稱牽引因。 四、 攝受因, 即種子以外的一切緣, 能相互攝受而起果, 故稱為攝受因。 五、 生起因, 種子為於不久之未來, 引生自果之因, 故稱生起因。 六、 引發因, 種子起現行時, 能夠引生同類之勝果, 故稱引發因。 七、 定別因, 一切有為法, 能夠引生自果, 而互不雜亂, 稱為定別因。 八、 同事因, 因果和合為一者, 稱為同事因。 九、 相違因, 即於法生成時, 產生障礙者, 稱為相違因。 十、 不相違因, 即於法生成時, 不產生障礙者, 稱為不相違因。
* * *
隨說因、 觀待因、 牽引因、 生起因、 攝受困、 引發因、 定異因、 同事因、 相違因、 不相違因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работу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